“行!”
方胜利没有多问,转身就去收拾从路上鬼子尸体上扒下来的金条,“把这些都带上,应该能换不少东西。”
他迅速将金条打包好,塞进了布袋里。再次走进那间租来的屋子,周卫国环顾四周,确认屋里的摆设没人动过,心里这才稍微安心了些。
他弯下腰,钻到床底下,拖出一个旧箱子,里面还留着上次剩下的金条和银元。
心念一转,储物空间里的财物瞬间出现在眼前——只见地上堆满了亮闪闪的银洋和黄澄澄的金条。
粗略清点一下,银元有上千块,大部分是鹰洋,还有不少地方私自铸造的杂版银元,成色虽然一般,但好在数量足够。至于“小黄鱼”
,之前剩下七根,加上刚拿出来的十五根,总共二十二根。按照上次的金价来算,一根大约值一万二左右,加起来差不多二十五万上下。
可这点钱想要去搞军火?简直是杯水车薪。
连同银元一起折现,最多也就凑个五六十万。这数字听起来好像不少,但要是真拿去买枪买炮,别人听了肯定会当成笑话——恐怕连门都摸不着。
清点完金银,周卫国的目光落到了一旁那堆玉器上,细数之下,一共有十几件。他寻思着,这些或许能换些现钱应急?
这个想法一冒出来,他立刻拿定主意:全部卖掉,而且要尽快出手。
第二天,他再次来到了那家老典当行。
店员一眼就认出了他,眼睛瞬间瞪得老大——这才过了几天啊,这位爷居然又带着好东西来了?上次他拿来的那批物件,让店里赚得盆满钵满,老板一高兴,还额外给了她一笔丰厚的奖金呢!
她赶忙堆满笑容,殷勤地问道:“先生,今天又有宝贝要出手呀?”
周卫国站在原地没动,压低声音说道:“去把你们老板叫过来,我这儿有笔大买卖。”
“我也能处理……”
店员还想争取一下,却被周卫国抬手打断。
“叫你们当家的过来。”
见他态度如此坚决,店员也不再多说,转身就往里面跑去。
没过多久,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走了出来,脸上挂着笑意:“兄弟贵姓啊?我是李毅,这家店归我管。”
“姓周。”
周卫国语气平淡,“这儿说话不太方便。”
“周哥里面请,小王,赶紧泡茶!”
李毅立刻热情起来,领着他走进了会客室。
屋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,周卫国将背包往桌上一放,拉开拉链,“哗啦”
一声,倒出一堆白花花的银元。
“嚯!清一色的鹰洋啊?”
李毅瞳孔猛地一缩,一眼便看出这些银元并非赝品,只是表面有些磨损,能看出年代久远。
“能让我看看吗?”
“随便看。”
李毅戴上手套,逐个仔细查验,结果让他心中一喜——全都是真货,虽然不算崭新,但分量十足,成色也稳定,绝对是实打实的硬通货。
“周哥,这批银元我全要了,就按上次的价格,一分不多一分不少。”
他说得十分干脆。
周卫国微微点头,紧接着又从包里掏出二十二根金条,在桌面上一字排开。
李毅不禁倒吸一口凉气:“好家伙……全是民国原版的小黄鱼啊?是祖上传下来的吧?”
周卫国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,没有回应。
李毅马上意识到自己多嘴了,连忙赔笑道:“对不住啊,职业病犯了。”
停顿了一下,他接着说道:“金条我照单全收,四百一克,现款结算。”
周卫国默默点头,随后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,轻轻放在桌上。
“羊脂玉?!”
李毅差点忍不住叫出声来。
这种料子如今可是稀罕得紧,在市面上,几十年都难得见到一块。眼前这块不仅质地温润纯净,边缘还有自然形成的白色水沁,一看就是历经百年以上的老物件,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看出其中门道。
“兄弟,这东西……来路没问题吧?”
他试探着问了一句。
周卫国神色不变:“来路绝对清白,你只管估价就行。”
李毅不再追问,拿起玉佩掂了掂重量,心里快速算了笔账:“现在这市场行情不太好,顶级的羊脂玉也就五万一克。不过你这块年份够久,成色又好,我给四万五,这已经是顶格的价了。”
“行。”
周卫国爽快地答应了。
“痛快!”
李毅刚要拿秤称重,却听对方说了句:“等一下。”
他一愣:“怎么?反悔了?”
“还没完呢。”
周卫国说着,又从包里陆续拿出十二件玉器——玉佩、玉镯、玉坠,整整齐齐地摆满了一桌。
“哎哟我的天!”
李毅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,倒抽一口冷气。
这些物件虽说算不上顶级的收藏品,但每一件都带着包浆,散发着浓浓的古朴韵味,一看就不是市面上那些新仿的货色。
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好不容易憋出一句:“周哥,您这是把哪家王爷的库房给抄了啊?厉害!太厉害了!”
接下来便是验货、称重、报价的流程。
最后算下来,总金额达到了四百五十八万。
其中玉器占了绝大部分,金条和银元反倒成了小头。
“转账吧。”
周卫国简短的一句话,结束了这场交易。
拿到这笔钱后,他的计划正式启动。
第一步,他大手一挥,砸下二十万购置了大批粮食:一吨面粉,十吨大米,五吨杂粮,另外还有成批的猪肉和腊肠。
光是白菜,就拉了满满两卡车,这些粮食足够上千人吃半个月了。
办妥这些后,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金店,用三百万兑换了等值的金条,全部存入自己的空间。
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,就是出国去搞武器。
没有像样的装备,光靠着几杆破旧的枪去和鬼子打仗,那无疑是去送死。
这一次,他一定要将自己的队伍武装到牙齿。

